您所在的位置: >> 天下>>国内热词>>航天员太空授课

新华网快讯:太空授课进入第一个项目:太空质量测量。

新华网快讯:为确保太空授课活动顺利实施,神十航天员进行了认真备课,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为太空授课活动提供全面支持和保障。

新华网快讯:作为中国首次太空授课的“预热”,地面课堂师生正在对航天飞行涉及的物理原理展开讨论。

新华网快讯:太空授课主讲人是神十女航天员王亚平。地面课堂活动的主持人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物理老师宓奇和北京市第101中学物理老师史艺。

新华网快讯: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即将开始。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授课,将展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

此次太空授课活动安排的实验项目,将展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为确保太空授课活动顺利实施,航天员们进行了认真备课,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将为太空授课活动提供全面支持和保障。

?

新华网甘肃酒泉6月10日电(记者赵薇、白瑞雪、田兆运、王玉山)像很多中国人一样,王亚平的太空梦源自10年前杨利伟飞天那一刻。

那时,23岁的王亚平还是一名加入空军飞行部队刚两年的运输机飞行员。睁大眼睛看直播时,一个念头瞬间击中了她:中国有男飞行员,也有女飞行员;现在中国有了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

她没有想到,10年后的自己会以中国女航天员的身份远征太空;仅仅在战友们面前讲过飞行计划的她更没有想到,10年后的自己会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

在太空中向青少年讲授失重环境中的物理现象,王亚平对即将进行的授课充满信心。准备教具,研习实验内容,了解心理知识,她的备课细致入微。

除了太空授课,在神十飞行中,王亚平还将负责飞行器状态监视、空间实验、设备操控和乘组生活照料。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实施交会对接时,作为备份操作手,她要在每一条指令发送前准确判读数据,对操作进行提醒和读秒。千百次训练和两年多的等待,这是她一直为之准备的时刻。

张晓光说,亚平是个聪明、可爱的小姑娘,她的太空授课一定会带给大家惊喜。

聂海胜说,她是个要强的女孩儿,有时候我们想帮她,但基本插不上手。

被同伴们称为“小姑娘”“女孩儿”的王亚平,是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80后”。

“生活中他们把我当作小妹妹一样照顾,但是在工作上,我希望自己成为可以和他们并肩作战的战友。”王亚平说,“我想让大家看到,我们‘80后’是敢于迎接挑战的一代。”

一年前的神九乘组选拔,成绩同样优秀的两名女航天员中,最终只有一人能成为中国首位飞向太空的女性。王亚平以微弱之差落选。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记得,王亚平几乎没有停顿即投入到后续训练中,那么平和,那么坚强。

王亚平,女,汉族,山东省烟台市人,中共党员,学士学位。1980年1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0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少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安全飞行1600小时,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2010年5月,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过近三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13年4月,入选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


王亚平出生于山东烟台的农民家庭,家中还有一个小她7岁的妹妹。也许是在自幼干农活的经历中学会了坚韧,也许是在多年热爱的长跑之路上磨砺出隐忍,王亚平总是比同龄人懂事早。

初中毕业,家里人希望王亚平读中专,不愿放弃大学梦的她背着家人报考高中。高中毕业那年赶上空军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原本想当医生或律师的她被飞行员职业深深吸引,一路过关斩将进了军校。

第一次跳伞,8个女同学看着地面上的人越来越小,兴奋不已。指令一下,一个接一个稀里糊涂跳了下去。接着跳第二次,机舱里突然间鸦雀无声——第一次的新鲜与好奇褪去后,袭来的是恐惧……那天返回的车上,大家唱起了《真心英雄》,王亚平和战友们一样泪流满面。

9年驾驶运输机驰骋蓝天,王亚平安全飞行1600小时,出色完成奥运会开幕式消云减雨、汶川抗震救灾、山东抗旱等任务。

热爱天空,所以成长;热爱更远的太空,所以义无反顾奔赴新的事业。

2010年5月,王亚平通过层层选拔,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中的一员。

超重训练最为艰苦。刚加入航天员队伍时,王亚平一直没能突破二级,身体的极限让她难以承受。她急得不行,一面向“老大哥”们讨教,一面加班加点增强心血管和肌肉练习。第二年,超重训练成绩轻松达到一级。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王亚平喜欢摄影,爱听音乐。在满是男选手的篮球场上,她还是进球率很高的优秀前锋。

为了在太空授课中实现最好的实验效果,王亚平和乘组在地面进行了多次演练。

实验不成功怎么办?王亚平答:“实验做出什么样,我们就讲什么现象呗。面对浩瀚宇宙,其实我们都是学生。”

说这话时,她的大眼睛忽闪动人。

在结束神十飞行之后,这位一心要探寻奇妙太空的漂亮姑娘还有个小小心愿:陪丈夫吃顿饭,逛逛街,看一场电影。

此次太空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教育部、中国科协共同主办,太空授课地面课堂设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具备与神舟十号航天员双向音视频通话互动的能力。届时,教育部将组织33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太空授课地面课堂活动。航天员进行太空授课时,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将同步组织收听收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6月1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将于20日上午10时许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将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中央电视台将现场直播授课实况。

据介绍,此次太空授课活动安排的实验项目,将展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为确保太空授课活动顺利实施,航天员们进行了认真备课,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将为太空授课活动提供全面支持和保障。

另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太空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教育部、中国科协共同主办,太空授课地面课堂设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具备与神舟十号航天员双向音视频通话互动的能力。

教育部将组织包括少数民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港澳台地区学生代表在内的33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太空授课地面课堂活动。

航天员进行太空授课时,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将同步组织收听收看。

据悉,截至18日晚,神舟十号已安全在轨飞行7天,其间,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宫一号,各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项目进展顺利,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记者余建斌)

中新网6月20日电(姚培硕)神舟十号航天员今日上午10时许将进行首次太空授课。按照计划,女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讲,从而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届时,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学将组织收看,天宫一号也将成为中国“最高”讲台。

首次太空授课引关注 王亚平将担任主讲

自3名航天员于6月13日进驻天宫一号后,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陆续开展。其中,即将进行的首次太空授课受到广泛关注。王亚平表示,这次太空授课是一次科普教育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同学们对美妙太空的向往,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我想让大家看到,我们‘80后’是敢于迎接挑战的一代。”作为将站上中国最高“讲台”的王亚平,对即将进行的授课充满信心。“针对同学们在课堂掌握的一些相关常识,挑选了非常有趣的小实验,在天空里能达到最好的演示效果。”王亚平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

届时,王亚平将向中小学生展示微重力条件下的特殊物理现象,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另两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则分别担任授课助理和摄像师。

准备教具,研习实验内容,了解心理知识,王亚平的备课井井有条、细致入微。“亚平是个聪明、可爱的小姑娘,她的太空授课一定会带给大家惊喜。”张晓光说。聂海胜则表示,王亚平是个要强的女孩儿,有时候我们想帮她,但基本插不上手。

据了解,为了做好本次科普教育活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协和中央电视台等部门对活动进行了系统、周密的策划,完成了课件、教具制作和地面课堂的准备工作,航天员还为此进行专题准备。

另外,此次太空授课将通过天链数据“中转站”传送,公众可以看到更稳定、更清晰的实时画面。这也将是对中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时传输能力的考验和展示。


授课内容值得期待 媒体称学生有机会天地对话

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太空授课的内容让外界备受期待,有媒体透露,王亚平会利用天宫一号里的“自行车”当教具,还将演示如何回收飘浮在太空中的水。值得关注的是,这次授课期间,学生将有机会进行天地对话。

据《北京晚报》报道,此次太空授课的“地面课堂”设在人大附中,人大附中为此专门备出一间教室进行天地对话,而有机会与航天员对话的不仅有人大附中的学生,也有来自其他学校的学生。

此次太空授课时间大约为50分钟,但有关授课的详细内容,一直处在保密状态。

有专家认为,王亚平可能会演示水滴在太空的运动,因为水是最能体现失重状态的物质之一。由于有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太空中的液体会在拉伸力量的作用下往里缩,而且只会变成一个球形,不会缩成其他形状,因为球形的表面面积最小。

据《京华时报》报道,在失重环境下,水不能倒进杯子里。航天员在太空中是用吸管喝水的,水装在袋子里,用饮水管就可以喝到水,管子还有开关,一次喝不完就得卡住,以免水跑出来。一旦跑出来,将如何才能把这些飘浮的水收拾干净?答案或许能在王亚平的太空授课中揭晓。

此外,由去年神九航天员在天宫一号里组装的“自行车”将成为王亚平太空第一课的教具,将以怎样的形式和地球上的学生见面我们拭目以待。

据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也面向全国青少年举办了“我问航天员”——太空授课大型问题征集活动,目前征集到的问题涉及各个方面,比如:在太空中怎样称体重?俗话说“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在太空对于时间的感觉如何?在太空中如何区别方位?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下怎么上厕所?到底哪些问题能最终入选,还要等明天授课时才能揭晓。

另据香港媒体报道,此次“地面课堂”的科学家阵容豪华,包括杨振宁,欧阳自远,孙家栋,栾恩杰等科学大家。他们将进行现场点评。另外,来自全国6所中学的中学生代表,也将带着他们的奇思妙想共同参与太空课堂。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表示,青少年的科学精神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太空授课旨在普及太空知识,激发青少年探索科学的兴趣,也为未来利用空间站进行更大规模科普活动积累经验。(完)

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首堂太空授课,今日上午10时开讲。神舟十号航天员将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央视直播授课实况,人大附中将作为“地面课堂”,与神十航天员天地连线。

6000万师生收听收看太空授课

这次太空授课安排的实验项目,将展示失重环境下的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航天员们进行了认真备课,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将为太空授课活动提供全面支持和保障。

教育部昨日发布通知,此次太空授课活动由教育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科协共同主办,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学要高度重视,妥善调课。全国8万余所中学的6000余万名师生将同步组织收听收看太空授课。

据报道,为了配合太空授课直播,央视邀请了全国6所中学的学生,到央视演播厅展示各自设计的“太空实验”。录制现场还有一些科学大家,如杨振宁、欧阳自远、孙家栋等,以及来自清华、北大、港澳台高校的多位科学家,他们与学生们探讨了太空实验方案。

这6所学校学生在观看直播后,将有记者连线采访,由听课学生提问,专家进行解答。

太空授课已征集到问题千余条

据了解,早在今年2月,教育部的一份关于“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中,就曾提到“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举办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消息显示,5月24日至6月10日期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举办了“我问航天员”太空授课问题征集活动,目前已征集到问题千余条。

部分问题将由参与过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或航天专家,在活动后期以访谈、文字或“微访谈”方式予以回答;部分精彩提问,将有机会在今日由神十飞行乘组在太空予以解答。这次活动还将选取2至3名热心提问的中学生,到太空授课的地面现场参与活动互动。

截至18日晚,神舟十号已安全在轨飞行7天,各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项目进展顺利,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

■ 追访

学校调课表 集体看直播

太空授课的“地面课堂”设在人大附中,该校具备与神舟十号航天员双向音视频通话互动的能力。届时,教育部将组织包括少数民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港澳台地区学生代表在内的330余名中小学生,在这里参加太空授课的地面课堂活动。

另外,为了配合今日上午的太空授课,人大附中还临时调整了学生们的课程表,各班级学生在教室里收听、收看太空课程。

新京报记者 杜丁


■ 花絮

天马行空的“我问航天员”

●“可以在太空里加热鸡蛋吗?例如打一个生鸡蛋在空中,然后用打火机加热能变成好吃的荷包蛋吗?”

●“发现外星人怎么办?有什么应对措施吗?”

●“在太空能第一时间发现地球上的暴力事件吗?能第一时间拨打110,帮助那些无助的受害者吗?”

●“在太空这几天,想家了怎么办?”

●“空间站有蚊子吗?有的话,它又怎么飞呢?”

●“在失重的环境下,原来附着在人体表皮上的病毒、细菌或寄生虫,会不会飘浮到空气中对天宫的环境产生污染?问题严重吗?”

●“冷吗?”

●“请问天宫1号每平方米多少钱?是否像房价一样年年都涨呢?”

(节选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太空授课问题征集活动)

【何时看】

今日10时04分至

10时55分

【哪里看】

CCTV-1、CCTV-13

【谁来讲】

航天员王亚平

【谁来看】

6000余万师生以及对太空、科学等感兴趣的每一个人

【看什么】

失重环境下的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 (记者邓琦 郭少峰 闫欣雨)

一堂不同寻常的物理课将在今天上午10时许开讲,授课地点是300多公里外的太空,主讲者是神舟十号女航天员王亚平。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并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接下来,人们最关注的我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航天员“太空授课”将在今天揭开神秘面纱。航天员讲什么?怎么讲?学生们又能学到什么?这些答案都将一一揭晓。

何时上课?

今天10时许王亚平主讲

据央视消息,由教育部、中国载人航天办、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将于今天上午10时许举行。

此次太空授课将由女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讲,另外两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将担任授课助理和摄像师。

央视新闻频道将对太空授课活动进行全程直播,央视一套节目等也将并机播出。

在哪上课?

地面课堂设在北京人大附中

在太空中如何测量航天员的质量?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与地球上有什么不一样?液体表面张力有何作用……今天上午,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地面课堂——北京人大附中教室里,330余名包括少数民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港澳台地区学生代表在内的330余名中小学生,将在王亚平“老师”的带领下,探索太空的奥秘。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将同步组织收听收看。

据介绍,人大附中已具备了与神舟十号航天员双向音视频通话互动的能力。为了配合此次太空授课,人大附中临时调整了学生们的课程表。安排了两节课的时间让全校集中收看太空课程。为了充分利用此次太空授课的宝贵机会,学校还在学生中征集了想向航天员提出的问题。此前,教育部已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学,妥善调课,组织收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晨报记者王璐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讲些什么?

或用水珠演示失重和液体表面张力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表示,此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使其了解在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员将进行在轨讲解和实验演示,并与地面师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

对失重现象很多人并不陌生,而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如何在太空中展示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演示液体现象,水是最简单的工具。有专家猜测,王亚平很可能在天宫一号中展示如何回收漂浮的水滴。比方说,在“天宫”里不可能像在地面那样喝水,得用管子从杯子里吸水,吸完水后,倘若不拧紧杯盖,水就会“呼啦呼啦”地自己跑出来,到处乱飘。这可不得了,水珠飘进精密仪器里可就闯大祸了。怎么来收拾这些飘浮的水珠?航天员有诀窍,一下子就可以把它们制伏。谜底何在,就等“王老师”揭晓了。

另据央视报道,刘洋带上天宫一号的自行车,也将成为王亚平太空第一课的教具。这辆自行车本来是用于帮助航天员锻炼下肢肌肉的,因为在失重环境下长期飞行容易引起肌肉萎缩。“太空自行车”又如何成为教具呢?这个答案也要等到王亚平开课后才能揭晓。

有谁参与?

2至3名中学生参与“天地对话”

“在太空中能烧水吗?烧水后的水汽会向上冒吗?”“如果钢铁在太空中熔化,往里充入气体,能制造出‘海绵钢板’吗?”“在太空可以进行哪些身体锻炼运动,出汗会比地面上多吗?”……

有问才有答,为了这次太空授课,有关部门已经早早开始了准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于5月24日至6月10日举办了“我问航天员”——太空授课大型问题征集活动,网友提出的问题将有机会提交给“神十”航天员解答,或由参与过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或航天专家在活动后期以访谈、文字或“微访谈”方式予以回答。活动还将选取2至3名热心提问的中学生到此次特殊课程的地面课堂,与300多公里之外的“太空老师”进行互动。目前,已经有数千网友提问。

事实上,虽然此次太空课堂是面向中小学生的,但作为我国的首次太空授课,不少好奇的成年人也都在等待着这次难得的太空科普教育。

杨振宁或将助阵现场点评

为配合太空授课的直播,央视还从全国6所中学征集了几项“太空实验”设计,作为这堂太空科普课程的“地面课堂”。“地面课堂”内容已经于17日录制完毕,将在今天上午的直播中播出。其中,成都石室中学设计的太空实验方案,是做一把能在微重力状态下测量物体质量的“弹簧椅”,目的是为在太空中的宇航员测量“体重”。这一方案成功获选后,“弹簧椅”的制作成了难题。同学们在制作装置的过程中,经过数百次的修改,更换三个版本,“弹簧椅”才最终成型。

有消息称,节目录制现场,还专门设有观摩点评互动环节。观摩团成员包括杨振宁、欧阳自远、孙家栋、栾恩杰等科学大家,以及来自清华、北大、港澳台高校的多位科学家,他们将与学生们探讨太空实验方案。

■专家点评

科技含量高于6年前人类首次太空课

2007年8月14日,从中学教师成长为职业航天员的美国人芭芭拉·摩根,在国际空间站里进行了人类首次太空授课。在25分钟的课时里,她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了在太空运动、喝水等情景。一名学生问摩根:“宇航员在太空怎样运动?”摩根听完,随手拎起身旁两名“彪形大汉”,一手一个带着他们悬浮在空中,还“装”出一副非常吃力的样子。另一名学生请求演示在太空如何喝水。摩根和她的同事从专门的饮品袋中挤出一些球泡状的饮料,然后四处追着吞食失重状态下在空中乱飞的红色泡泡,地面上的学生们不禁哈哈大笑。美国有近百万学生亲自参加或通过“提问” 方式参与了此次活动,全球已有近320万学生从空间站下载并分享这些课件。

“和芭芭拉·摩根进行的太空授课相比,中国航天员的这堂太空授课不仅单次时间更长,难度也更高。”有航天专家表示,美国女航天员摩根太空授课的内容是介绍和演示太空生活,而我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内容是介绍和演示物理概念,所以后者科技含量较高,难度也较大。

■延伸阅读

挑战者号升空爆炸 首位太空教师换人

首位太空教师芭芭拉·摩根(左图)1951年11月28日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85年,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太空教师航天计划”航天员选拔中,芭芭拉·摩根与克里斯塔·麦考利夫获选。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克里斯塔·麦考利夫牺牲。2007年8月8日,摩根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访问国际空间站,并于8月14日在太空授课。

■新闻链接

太空授课考验中继卫星系统

据了解,此次授课将通过天链数据“中转站”传送双向实时授课画面,实现天地之间的视频提问和回答。

航天专家表示,2012年7月25日,我国发射“天链一号03星”后,实现了“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的全球覆盖。“‘神十’是首个享受我国中继卫星全球系统服务的载人飞船,可以和地面随时对话,公众可以看到更稳定清晰的实时画面。”

中继卫星被称为“卫星的卫星”,中国以往的载人航天任务受带宽限制,航天员在太空中只能听到声音,无法看到地面高清画面。在中继卫星建立起“空空地”的传输通道后,电子邮件、视频通话等天地沟通交流更加多样。

本版撰文

除署名外均为晨报记者 韩娜

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19日说,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将于20日上午10时许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将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中央电视台将现场直播授课实况。

这次太空授课活动安排的实验项目,将展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为确保太空授课活动顺利实施,航天员们进行了认真备课,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将为太空授课活动提供全面支持和保障。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太空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教育部、中国科协共同主办,太空授课地面课堂设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具备与神舟十号航天员双向音视频通话互动的能力。届时,教育部将组织包括少数民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港澳台地区学生代表在内的33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太空授课地面课堂活动。航天员进行太空授课时,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将同步组织收听收看。

截至18日晚,神舟十号已安全在轨飞行7天。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宫一号,各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项目进展顺利,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记者白瑞雪 李宣良)

中新网6月18日电综合消息,14日,神十航天员在失重条件下完成了对天宫一号的地板更换,自3名航天员于13日进驻天宫一号后,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正陆续开展。外界对神十任务也高度关注,称中国正向空间站迈进。

航天员在失重条件下换地板

6月13日,神十3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并将各种物资转运其内。

14日上午,三名航天员拆除了天宫一号原来铺设的软质地面材料,更换上硬质地板和新的限位装置。新地板将更有利于航天员在失重的条件下保持身体稳定,让太空生活更加方便舒适。这也是航天员按照计划开展的空间技术实验。

据了解,去年神九航天员返回地面后,反映走在硬地板上感觉更舒服,也更容易控制姿势。于是,神十航天员就多了一项“换地板”任务,这也是天宫一号的第一次“人工维修”。

专家透露,未来空间站,航天员必须在轨完成组装、维修等工作。天宫更换地板,不仅仅是检验新的地板材料、固定方式是否合适,为空间实验室设计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它还对航天员下一步的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在发布会上介绍,神十任务在轨期间,除对天宫一号的地板进行更换外,航天员还将对密封圈进行更换。这些实验都是为空间站的建造储备技术、奠定基础。

据了解,在这次神十任务中,3名航天员按北京时间作息,每天约8小时睡觉,8小时工作。同时,夜间值班的航天员也可以休息,地面监控人员可在必要时唤醒值班者。此外,航天员吃饭、上厕所是在神舟十号内完成,工作、睡觉、锻炼和娱乐则是在天宫一号。


媒体称太空授课将用上“自行车”

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将进行“太空授课”引发外界广泛关注。据《京华时报》报道,由去年神九航天员在天宫一号里组装的“自行车”将成为王亚平太空第一课的教具。

锻炼身体是航天员在太空的重要任务。去年神九航天员花10分钟将天宫里的一辆“自行车”组装好,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使用“自行车功量计”,刘洋率先体验了在太空骑自行车的滋味。

在备受期待的中国太空第一课中,这辆“自行车”将以怎样的形式和地球上的学生见面值得期待。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表示,本次科普教育活动是中国利用载人航天飞行普及航天知识的一次尝试,目的是向中小学生传递航天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

据了解,为了做好本次科普教育活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协和中央电视台等部门对活动进行了系统、周密的策划,完成了课件、教具制作和地面课堂的准备工作以及航天员也进行相关训练。

世界首位在太空授课的美国女教师芭芭拉-摩根说,她非常期待王亚平的太空讲课,希望课程能通过互联网全程播放。此外,她还提醒王亚平记得遥望地球。


外媒关注:中国正向空间站迈进

中国神十飞天引起海外媒体密切关注。媒体普遍认为,中国计划在2020年左右发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神舟十号与天空一号的成功交会对接是迈向这一目标的最新一步。

英国《独立报》说,中国希望与美国、俄罗斯一起,成为世界少数几个能将独立运行的空间站送入太空轨道的国家。路透社则认为,与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航天领域的超级大国相比,中国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需要追赶,而神舟十号任务是中国不断增长的空间实力的一个最新展示。

日本《读卖新闻》网站称,为了在2020年左右建成独自的大型宇宙空间站,中国正在一步步的积累着成果。法新社指出,交会对接技术是实现建设永久性太空站目标所必需的。

德国《时代》周报网站指出,中国计划到2020年在太空建立常设性空间站,其大小仅相当于国际空间站的五分之一。但国际空间站的寿命到那时将结束。届时中国将成为唯一在太空拥有常设前哨站的国家。德国《汉堡晚报》称,当西方停滞不前时,中国却在大力推进太空计划。

外媒猜测,中国人不会在建立本国空间站的梦想实现后止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中国人正用比冷战时的美苏更有条理的节奏走向天宫。

奥地利《新闻报》则指出,若干年前,国际工程师还嘲笑中国的太空计划,而现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理由自豪飞速进步,中国不再仅仅是世界工厂。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