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至24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3266个分会场通过远程会议系统同步参与了这场全国政法工作的年度盛会。这也是会议名称由“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升格为“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后的第三次开会。改名不只是形式上的调整,而是意味着这场会议的规格提升了,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一系列冠名“中央”的会议同属执政党部署国家工作的顶层会议。中国的经济改革是过去四十年来改革事业的核心领域,也是改革的突破口,取得了辉煌成就。当前的法治改革不仅在一场会议的名称上与经济改革实现了并驾齐驱,在内涵上实际上也吻合经济改革的核心思路。 作为必需品的法治 经济改革之初,是以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正当经济目标,认可了物资需求作为国民和国家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上,以市场主体改革为核心,重新谋划和制定了市场规则,让市场作为物资供应的主要手段,满足国民富足的核心需求。当前的法治改革不同于以往之处,便在于将法治同样提升到了党和国家、政府和个人共同的基本“必需品”的地位之上,于党于国治国理政,于政府依法行政,于个人实现公平正义,法治都是无可替代的“必需品”。当前的司法改革实际上是为了满足各方的法治需求而进行的法治供给侧改革。新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进一步印证了这个核心思路。 在经济学上,必需品是指所有人都需要的商品。人们对必需品的需求并不会因为价格的改变而改变。比如说即使粮食的价格再高,人们还是有一日三餐的需求。经济学上的必需品与人们的生存紧密相关,只要作为人,都离不开这些商品。假如说经济学上的必需品满足的是人们的生存这个基本需求,法治如何能成为一个国家的必需品呢?为什么法治现在成为了中国上至党和国家,下至每个个体的必需品? 人类历史上,曾有几种作物深刻影响了历史进程。其中源自南美的土豆和玉米引入欧洲后,改变了欧洲人的基本食物构成,土豆和玉米的高产量使得大量农民得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成为工业劳动者,推动了欧洲工业化的进程,从而改变了整个世界格局。有历史学家也研究发现,土豆和玉米引入中国后,丰富了食物供应,促进了人口增长,成为了康乾盛世的一个主要促成因素。 就像土豆、玉米与必需品的关系一样,对人们来说,必需品是指粮食,到底是土豆、玉米还是小麦、水稻,属于选择性问题。人们的必需品是秩序,是公平正义,假如有其他东西可以满足需求,法治便不是必需品了。 中国曾有不同于法治的治理结构,家国一体的道德教化治理、运动式治理、政府主导一切的官僚式治理,这些办法都曾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整合了国家与民族。现在法治上升为秩序和正义供给的必需品,就像玉米和土豆取代其他粮食一样,是因为人们认识到了它的好处,认识到了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只有法治才能最好地满足人们对于秩序和公平公正的需求。 |
相关阅读:
- [ 01-25]医疗纠纷要有导向法治的规范程序
- [ 01-22]十大影响性诉讼:中国法治的敲门砖
- [ 01-18]公函介入医疗纠纷是否符合法治取向?
- [ 01-18]医疗纠纷,诉诸口水不如求之于法治
- [ 01-15]小店大罚的人情与法治
- [ 01-15]为快播案成为法治公开课点赞
- [ 01-15]“贴条权”不是 单纯的法治命题
- [ 01-15]方老板的炒货店考验法治公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