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老路,没出路
“不管是经营性的文化产业,还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要发展,就要创新。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必然碰壁”
很多时候,能不能做到,关键在能不能想到。而更关键的,是想到之后,有没有决心义无反顾地推进。
2009年12月24日,滴水成冰。铁岭市凡河镇农民新村小区里,刘贵坐在床上惬意地看着电视。“咱这个遥控器和别人不一样,这儿多出个按钮”。正说着,他按了一下,屏幕上立刻出现一个类似电脑菜单的画面:“金农热线”、 “供求信息”……“这里边啥都有,老方便了!”
给刘贵带来方便的,是“辽宁模式”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但是,他不知道,这样的方便本来至少还要等上两三年才能享受。
“如果按照传统模式在辽宁推广文化共享工程,至少需要3年时间,投入4.5亿元,还只能覆盖1万个左右行政村,更不可能进入农户家里。”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李铁铮说。所谓“传统模式”,就是在各行政村的文化活动室安装电脑,通过互联网访问文化部建立的信息资源库。
“我们当时考虑,能不能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推进共享工程,而不必另外铺设互联网,不必在村里建放设备的房子,能省一大笔钱不说,见效还快。你知道,辽宁这地儿一到冬天非常冷,如果屋里没有取暖设备,谁会专门到村活动室里看什么共享工程?只有放到老百姓家里,人家才会去看。”
这个思路,将共享工程在辽宁的普及整整提前了3年。辽宁广播电视村村通的覆盖率超过98%,借助这张庞大网络,文化共享工程进展神速,仅用一年时间,全省已推广使用到1.1万个行政村、6万个自然村(屯)、100万户农村家庭,而投入仅5000万元。
“省委宣传部花了300万元,请辽宁省教育厅把义务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课程全做成录像,叫‘名校名师名课程',都放在文化共享工程里。在辽宁冬天大雪纷飞的时候,在岫岩那么偏远的地方,一个山沟里的孩子在家里拿个遥控器就能看到北京四中最好的老师讲课的录像,你说这好不好?我们喊了那么多年‘教育公平',现在公平不就体现出来了吗?”李铁铮说。
然而,对于那些家里没装机顶盒的农民来说,到哪里去收看?一调研,办法有了:村里的计划生育工作中心户最稳定,最负责任,最靠得住。于是,各村共享工程的“点”,都设在了“管生孩儿的人”那里。
“走老路,没出路。不管是经营性的文化产业,还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要发展,就要创新。”张江说,“但是,新思路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制定政策,没有不碰壁的。要取得实效,你得从实际出发,真正坐到群众的位置上看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