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丹:竞技场上请给伤痛留“一席之地”
www.jjjtsb.com?2012-07-26 10:32? 郑晓丹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7月13日,在刘翔29岁生日这天,因为其预赛之后出现的肋部不适,退出了钻石联赛伦敦站的110米栏决赛。教练孙海平用“保险起见、问题不大”8个字来概括了其中的缘由。刘翔退赛后,尽管当天赛事还有1个小时才结束,许多赶到水晶宫的中国在英留学生都随即离场。(新华社7月13日电) 刘翔再次弃赛了,在临近伦敦奥运会的紧要关头,他刺痛了国人敏感的神经。犹记得当年国人期待刘翔能在2008年的鸟巢创下更大的辉煌,但最终满腔的热情被刘翔黯然离去的背影淡化。唏嘘声、叹息声此起彼伏,人们揣测着,是这次弃赛的背后是他们师徒的“阴谋”,或是他心理压力过大退却了。 人们始终本能地忽略他有伤在身的事实,更多地选择用放大镜看比赛的结果。在竞技面前,避了伤痛的轻,就了结果的重,这显然与竞技内涵中的限度与科学相悖。在奥运会上,高举民族英雄的旗帜,为奥运健儿们贴上坚持、夺金的标签,而将人性的关怀湮没在呐喊助威声中。 竞技所提到的限度,是指在可允许范围内,有其可行区间,而非极限。它不是一道数学题,而是理性与技巧的权衡。刘翔的弃赛,是基于身体状况的考虑,为了能在随后的奥运比赛中获取更多胜利的筹码,并非眼前这短短十几秒地冲刺。其理性的较量结果,更多是体现当前所推崇的可持续发展。人们一面是大谈可持续,另一面是对理性放弃的零容忍,这无疑是对竞技的巨大“讽刺”。 或许是刘翔不想在奥运前引起“口水战”,在媒体前选择缄默,但这也是给公众一个理性的思考空间。褪去“亚洲飞人”的外衣,刘翔能否我们万千大众一样,谨慎处理自己的负伤?为何在竞技场上,他的伤痛就是他自己的伤痛,而他的比赛结果是国人的结果?是否因为其之前享受到了民族英雄一样的待遇,就必须等价交换地奉上金牌的“答卷”? 随着奥运会临近,更多人的目光将会紧盯着刘翔“夺金”路。他的比赛自然不会是像“论马刺夺冠”事件一样无厘头,更多的是随着时间积累的八年夺金压力。在希望刘翔在好好调节身体状况的同时,公众能够有更多的宽容与理解。毕竟,竞技不是一场个人秀,其最大的魅力是在于结果的未知性。? 东南网学通社大学生记者、福建农林大学大三学生 郑晓丹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