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有冲突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面对冲突时丧失理性。纠纷与冲突需要纳入理性轨道,寻求双方可认同的事实调查机制,以此作为处理问题的前提。】 1月11日,一名高知孕妇在北医三院经抢救无效死亡。因为先后三份官方声明的出现,事件迅速在网上发酵。先是死者单位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发函,请求医院给出一份真实、完整的调查结论;紧接着北医三院回应称,死者家属打砸物品,追打医务人员,严重扰乱医疗秩序;随即中国医师协会又发声明力挺院方,质疑中科院理化所发声明的程序合理性。昨天凌晨,死者丈夫发微博否认打砸医院和提出天价索赔。 一起医患之间的私权纠纷,引发双方背后的“婆家”剑拔弩张,这样的舆论战自然引人注目。虽然双方都“挟”法律以伸正义,主张通过法定渠道解决;但从一开始,双方的表现就缺乏对事实的足够敬畏,也缺乏对法律的充分信赖。否则,也不用如此急于“护犊”,拉开互相施压的阵势。 孕妇命丧医院,这对家属而言几乎是难以承受之痛。在巨大的专业鸿沟面前,很难指望家属能够心平气和地与院方沟通。需要调查的是,孕妇死亡后,医院面对家属质疑有没有充分的信息开放?有没有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有没有推荐第三方专业评估和鉴定的方案?究竟是如家属所言“迟迟不提供妻子的死因,跟医院的沟通特别艰难”,还是如院方所言遭遇家属追打医务人员、打砸物品?毕竟,纠纷的起点是患者死因,而死因判断则需要医学专业知识,当医院垄断了专业知识与患者信息,家属就会对医院产生怀疑。这种情况下,任何拖延与推诿都只能加深怀疑、激化矛盾。 这起孕妇死亡事件何以发酵至此?从报道看,北医三院和死者丈夫的公开表态都还算克制,倒是双方“婆家”的表态,在事实上导致舆论进一步发酵,尽管这可能并非出自他们的本意。先是中科院理化所致函北医三院,希望医院“公正、透明、翔实”调查孕妇死亡原因,这被质疑为向医院施压,随后中国医师协会发出声明力挺医院。孕妇死亡原因的权威调查尚在路上,患者家属天价索赔的情节也未有定论,在喧哗之中,反倒是原初的事实被屏蔽了,舆论视线被所谓的医闹、天价索赔、公函等虚幻焦点所模糊。在医院和家属各执一词、事实真想仍不明朗的情况下,各方就急于动用浑身解数,借助各种资源争夺舆论高地,这多少折射出社会理性之缺失、共识之断裂。 私权纠纷,酿成公家撕扯,这样的公共事件演化路径我们并不陌生。护犊之心人皆有之,单位出具公函亦反映出一种普遍的大众心理:公家说话自然要比势单力薄的个人管用。而医师协会声明中传递出的鲜明立场,也不免让公众担心,对患者死因的医学判断能否做到客观中立。无论如何,两家单位所做的功课,看似在积极推动事件公正处理,实则带有一定情绪,缺乏对事实的应有尊重。是否医疗事故未有定论,是否医闹亦未有定论,双方应拿出寻求真相的足够耐心和理性,而不是预设立场,迫不及待地为“自家人”抗辩。 社会上有冲突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面对冲突时丧失理性。纠纷与冲突需要纳入理性轨道,寻求双方可认同的事实调查机制,以此作为处理问题的前提。因为只有双方认可的调查机制,才能作出让彼此都认为是“公正、透明、翔实”的调查,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出“真实、完整”的结论。 本报特约评论员兵临 |
相关阅读:
- [ 09-02]孕妇小偷被殴,怎可做如此看客
- [ 09-02]孕妇盗窃累犯究竟该不该打?
- [ 09-02]暴打惯偷孕妇,“正义”不该如此残忍
- [ 09-02]孕妇“惯偷”,还应交由法律处置
- [ 07-28]孕妇“有理”就能“飞”遍天下吗
- [ 07-16]昆凌生孩子,为何不像“孕妇”
- [ 06-10]昆凌做快乐孕妇苦大仇深已过时
- [ 09-24]拒绝孕妇入港,惯例还是特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